万时睿和他的后代在曹禺家族中的位置

    中华万氏网 2012年9月30日 原作者毛道海


                      万时睿和他的后代在曹禺家族中的位置

                                                                       

在曹禺家世这个领域里,人们对曹禺高祖辈七兄弟之一的万时睿及其后代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了。为了加深各方人士对万时睿一脉的了解,作如下文。

一、老六万时睿

曹禺高祖七兄弟依次是时叙、时喆、时醇、时彦、时杰、时睿、时乂。万时睿在同胞兄弟中是老六,但按家谱,在同辈的大排行中是第九,这是因为在他们七兄弟之前,还有三位堂兄。

过去我们说,曹禺高祖七兄弟之父万廷琇只有一个哥哥万廷瑶,自打万际轩的科考朱卷发现后,我们知道万廷瑶并非兄弟二人,而是多达九人!这样,万时睿的堂兄弟可谓多矣,他紧跟他的同胞兄长万时叙大排行第三之后,按大小顺序排为九。

万时睿,是谱名。他读书以后用的名字,叫万芾。我国宋代有个大书法家叫米芾,万时睿爱书法,善书法,是潜江这方土地上著名的书法家。也许是他仰慕米芾,追逐米芾,所以就取了万芾这个名吧。

清光绪二年(1876年),参加科举会试的万际轩,在一份名为《族繁只载夲支》的资料里,这样填写自己的父亲:

本生父芾,派名时睿,号九华,行九。同治戊辰岁贡,屡膺房荐。咸丰元年乡举孝廉方正,试用训导。著有《禹贡图辩》《春秋地理今释》《经字异同》《牙慧集》《防意书馆见闻录》《芸香阁骈文》《茗香馆诗草》,待梓。例授修职郎,例封承德郎。

记事止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的《潜江县志稿》在《耆旧录》一节,介绍万时睿说:

万芾,号九华,岁贡生。咸丰制科乡举孝廉方正,以子际轩官阶诰封朝议大夫。秋闱十余次,语必惊人,经策博雅贯通,读者每拟抢元,无奈屡试辄蹶。设帐授徒,门下游胶庠者百余人。性尤孝友,终岁馆谷悉供甘旨佐家需,食指数十口,胥是赖焉。侄骏、际韶、际循早失怙, 教育不啻己子,率飞腾特达,连掇巍科。至于地方公事如修圣宫、修邑志、加广学额诸大端,率皆亲诣四乡筹费,不辞劳苦。公于制艺、诗赋、书法无不工。著作尤富,如《禹贡图辨》四卷、《春秋地理今释》十二卷、《经字异同摘异》四卷,《存诚斋见闻录》二卷,皆足嘉惠后学。

两份资料,大同小异,尤其后者十分详尽,一读就能全面了解其人。我们看到,他的仕途经济虽说没有完全走通,但也不是没有成绩。他是岁贡,是候补训导,还有来自最高统治者的封赏。他的知识,他的身份,完全具备了清帝国官员的条件,是朝廷没有慧眼识珠,是腐朽的体制像一堆黄沙埋没了闪闪发光的金子!他参加省里的举人考试十余次,偏是“屡试辄蹶”,一次都没有机会。真的是他比别人的智商低吗?不是!他每次赴“秋闱”,本地士子都有把握地说他能够“抢元”,独占鳌头。当他在科举的道路上停步以后,设馆授徒,所教的学生可不是一般的“鼻涕佬”啊,若干年之内,这些学生“游胶庠”(进儒学读书)者百余人!他的大哥时叙三十二岁去世,留下儿子际云(骏)、际韶(夔),二哥时喆殉职广东,留下儿子际循。万时睿视这三个侄子若己出,耳提面命,谆谆教诲,使他们先后中举。这些,都是他具有真才实学的体现。还有,万时睿在七兄弟中,著作最多,已知近十种。试想,若不学富五车,知识渊博,能著作等身吗?

通过科举考试获得的的头衔代表着知识,但也并非知识的唯一象征。万时睿证明了这一点,可他对举人、进士却永不言弃。他不光是不断引导着他的学生走这条道路,还把他永不泯灭的渴望和追求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在他的三个侄子成就举业以后,他把儿子万际轩培养成了万氏家族的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进士。

二、进士万际轩

万时睿有子二,长名际轩,次名际赓。兄弟二人走的都是经济仕途,弟际赓是廪生,英年早逝,迈近了科举门槛。兄际轩在这条道路上通畅无阻,由廪生而举人,直达顶峰,清光绪二年(1876年),高中进士。

万氏家族的辈派中,有“时际文德”四字,“时”之前,是“邑世人国,木石(仕)金廷”,无进士,无举人。“时”字辈的七兄弟除老五时杰外,六人的功名是:老大时叙(曹禺高祖父)郡廪生,老二时喆举人(解元),老三时醇附贡生,老四时彦邑庠生,老六时睿岁贡生,老七时乂恩贡生。“际”这一辈,老大时叙之长子际云(曹禺曾祖父),举人,次子际韶,举人,老二时喆之子际循,举人,老六时睿之子际轩,进士。“际”字辈以后各代,只老大时叙之孙启文(曹禺祖父)一人是廪生。因时代变化,科考取消,再无人有功名者。从此我们看出,万际轩这个进士所具有的特殊意义。他的优秀,当之无愧的代表了“际”字一代人。

万际轩在为会试提供的资料《族繁只载本支》里自我介绍:

万际轩,字云荪,号聘梅,一号瘦云。行四。道光己酉年七月二十九日吉时生湖北安陆府潜江县,廪贡生,通政里民籍。

不知出于何种原因,万际轩把自己的举人身份忽略了。光绪元年(1875年),万际轩26岁乡试中举,次年光绪二年(1876年)27岁赴京都礼试,蝉宫折桂,夺得进士。大概是中举到考进士这段时间距离太近了,使得他来不及把原来为乡试提供的《族繁只载本支》重新改过一遍。

万际轩高中及第后,旋即入仕做官,当工部主事。在这一岗位上,未见万际轩轰轰烈烈,几至朝廷都差一点把他忘记。在京都供职的比他晚一辈的潜江进士甘鹏云说:“浮沉郎署三十年,才一迁员外郎”(见《潜江书徵》)。察看有关资料,知他升迁的职务是所谓“农工商部员外郎”。在他身边长大,后来去了台湾的侄子万足吾(谱名万徵,万际赓之子)曾把他写的《伯父际轩公事略》一文示我,文中说他“不汲汲于上进”,不懂溜须拍马、阿谀奉迎那一套,才没有攀上显赫的位置。当然,这大概是问题的一个主要方面。但另一方面,此时的满清帝国已近寿终正寝,庞大臃肿的中央机构无处不病入膏肓,哪还有人顾得上某一个人的升迁?

万际轩的日子过得很贫困,用甘鹏云的话说,是:“禄入薄殊,不足自给,八口嗷嗷,泊如也。”(见《潜江书徵》)他所处的工部是“冷曹”,虽是隔日上班,仍无所事事。万际轩能在国乱中和家贫中求静,主要原因是爱书,手中一本书,管他天下事!他教育在“水部观政”又耐不住寂寞的年轻进士甘鹏云说:“没事干就看书啊!要是忙了起来,还哪有时间读书呢?”他自己打发时光的办法就是闭户读书,作诗自遣。他有《纫秋山馆诗集》手抄四卷,甘鹏云后来编写《潜江诗徵》,对他的诗进行了一番仔细研究,评论说:“其诗则取径梅村、渔洋,而上溯乐天、放翁,旁及遗山、青丘。”如此看,万际轩把我国历代名家的诗熔于他万某一炉了,这造诣多深!

今天,全国各地的万氏家族后代回忆起祖先们的事,很少不提及万际轩的。因为万际轩在京师呆了三十余年,为族中子弟赴京求学出了不少力,给了诸多方便,而这些当年的“族中子弟”就是他们的祖先。所以大家都忘不了他,念叨他。

辛亥革命,清帝国倒台,万际轩自己却往家乡奔了。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夏季,万际轩在潜江老家病死,落叶归根,享年63岁。

三、“文”辈兄弟

际轩、际赓兄弟各有三子。际轩之子名为万枚、万敷、万文鸣;际赓之子名为万徵、万雯、万敞,共六人。全国解放前夕的1947年,靠万际轩抚养大的际赓之子万徵(后用名万足吾)去台湾。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两岸关系尚未开禁,万徵写了一首《答三弟(万敞)咏家乡诗》,结尾写道:“我本久患思乡病,今读家书情更甚。蜀道虽险不易通,此生发愿返家中。偕同文辈老弟兄,阖家欢唱团圆颂。”这里说的“文辈老弟兄”,首先就应该是他们兄弟六人吧。

这六人受教育的年代,科举考试取消,所以他们在读史诵经的同时,又接受了一些西洋新知识。他们之间不能以功名论高下了。他们是废除了封建王朝后的时代宠儿。他们随滚滚潮流,开始五湖四海,走遍天涯,把潜江万氏家族的种子撒向全国。我们不能舍弃六人中的任何一个,只得依次介绍。

际轩三子:

万枚(又名虔1873-1941),毕业于北京政法学堂,曾任河南荥阳知县、湖北夏口等地地方检察官,潜江曹禺祖居博物馆陈列有他晚年与子侄的合影照。万枚这名让人容易记住,是因为他有一个比他更有名的儿子叫万枚子;还因为万枚的五个儿子中的老三叫万德浩,而万德浩是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科技部长万钢的父亲。2012年7月15日,万钢来到潜江,对陪同他的工作人员从璟说:“我的父亲是在潜江出生的。”

万敷(1875-1957),法律学堂卒业。宦游于呼兰、郧阳、济南、青岛、桐城、安顺、重庆等地,任推事、检察长、院长、公设辩护人等职。解放后,任四川文史研究馆馆员。万敷酷爱书法与金石,篆刻师前人而不拘于前人,苍劲古朴,深具造诣,是一个合格的金石学家。1941年,万敷在安顺工作时,不惜鬻书法,售篆刻,以全部所得补建公房经费之不足。同仁与当地人士众口交赞,传为社会美谈。晚年在渝,已届七十高龄,篆刻造诣随岁月愈增,常为人捉刀或捉刀自娱,编有《私自尤室印集》,为一生创作之精品。

万文鸣(1886-1916),字榴村,北京陆军测量学校毕业。任陆军参谋本部中央测量局局长,精通日、英等国文字,又精研数学一科。不幸患腿病不治。三十而逝,才华未展。

际赓三子:

万徵(1894-1993),字足吾,以字名世,是曹禺万氏家族中的百岁老人,数学家。父际赓逝世后。随伯父际轩诣京求学,毕业于北京陆军测量学校。初任职中央制图局,后任陕西陆军测量学校等全国十多所学校教员。1947年赴台创办台北工业专科学校,1980年退休。从18岁到86岁,一直执教。教龄之长,学生之多,为中国教育史上罕见。1988年首度自台湾回故乡探亲,我有幸被召见,赐《伯父际轩公事略》,至今尚存。

万雯(1900-1974),字松生,肄业于北京师范学校;毕业于北京陆军军医学校。曾任黑龙江省军医处上校军医。“九一八”后,随部队抗日,后在齐齐哈尔自办医院,利用合法身份掩护抗日联军领导,救助伤病员。医术精湛,服务周全,为齐齐哈尔市军民乐道。解放后,仍自设诊所,被省长于毅夫特聘为省政府领导下的医务人员。曾任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社员。

万敞(1905-1998),字寄吾,1920年潜江高等小学毕业,考入北京师范学校;1924-1927年,在北京工业大学毕业后,先后在东北、青岛、湖北、四川等地多所中学和专科学校教书。1943-1949年任重庆第一兵工厂、第五十六兵工厂理化实验室主任。解放后,任重庆国营四九七厂中心试验室主任;1956年调包头国营四四七厂任中心试验室主任工程师。1971年退休。曾任包头市第一、二、三、四届人大代表,第五届政协委员。1980年评为兵器工业部高级工程师。上世纪80年代和子侄等多人回潜探亲,我有幸参与接待,当面赐我打印稿《南游记》。

四、“德”字辈人丁兴旺

不算精确的统计,曹禺高祖七兄弟这一支的“德”字一辈,共有兄弟姐妹77人。那么,其中的万时睿一脉,“德”有多少呢?我们可以算一个简单的加法:万徵子3女5+万雯子2女3+万敞子5+万枚子5+万敷子4女5+万文鸣子1=子20女13,共计33人,占了77人的43﹪,多么重的分量!

33人中,作为“香火”的子嗣共20人。我可以把这20人的名字逐一写出来,但不能一一介绍他们。按照上述加法中的顺序,这些名字是:德潜、德滋、德深、德澄、明、德进、德中、德青、德永、德立、德涵(万枚子)、德洪、德浩(万钢之父)、德泽、德济、德固、德厚、德昭、德懋、德扆。

这20个兄弟,散居全国各地(包括台湾),还有在美国的。他们有的业已去世,有的是矍铄老翁。最年轻的是上述排列中的第三名德深,他是万徵去台后续弦夫人所生。上世纪80年代,德深还在美国攻读博士,大约现在也就五十多岁吧。

拙编《曹禺家世》,对这20兄弟或详或略,皆有介绍。他们到底是潜江名望家族的后代,不负耕读世家的美名,掌握并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各守其职,兢兢业业,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大家都熟悉的万枚子,谱名德涵,也许是他们兄弟中名望最高者,因为他始终站在捍卫正义的前列。

1940年,万枚子在湖南省桂阳县长任内。接到省主席兼保安司令薛岳注有“县长亲译”的加急电报。该电称:“奉蒋委员长密电处决地方共党分子,着将该县共党李典午、李醒园、李亚明秘密处死,并为缉凶抚恤复为要。”

万枚子熟悉电报中说的“三李”,其中只李典午是一名年轻有为的共产党员,另外两李都是国民党员。他不能容忍“委员长”借用自己的双手杀害无辜的李典午,想方设法通知李典午出走,同时采取金蝉脱壳之计把责任推给了国民党团管区司令张际春。因此事,万枚子被省政府的秘书长李扬敬借口与县里的盐案有涉,丢了乌纱。

建国后,反右斗争前夕的1957年6月10日,国务院秘书长习仲勋召开了一个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座谈会,要求与会者对《光明日报》总编辑储安平的“党天下”言论发表看法。这时,党中央已在6月8日《人民日报》发出了反击右派进攻的号令,万枚子本可以“痛打落水狗”保全自己,可他偏要为储安平一辨:“储安平哪,是以立异为高,语不惊人死不休,主观上不一定就是反对党的领导,只是客观上起了很不好的影响。”结果一言兴祸,自己掉进了陷阱。

1960年6月,万枚子摘右派帽子以后,参加全国政协的具有鲜明统战特色的文史编辑工作,到1965年底止,他一人编辑《文史资料选辑》28辑,而此时编辑《文史资料选辑》的总数是56辑,万枚子完成的任务是总数的一半。万枚子不仅编资料,还写资料;不仅自己写,还给邵力子等人代写对台宣传稿等。1963年6月,文史资料撰稿人唐生明以所发表资料代为修改为名,分付万枚子稿酬百元,托沈醉转达。万枚子严词拒绝,还将此事报告组织。

万枚子1905年5月5日生,2005年5月18日殁,是万氏家族的又一个百岁老人。

与万枚子比,他的同父异母的弟弟万德浩却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万德浩像许多做地下工作的革命者一样,解放战争时期,不畏艰辛,忍辱负重,参加了党组织在上海的情报工作。他的这段经历,通过解放后的判刑坐牢、平反昭雪得到了澄清,但他仍然是一个无名英雄。他是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科技部长万钢的父亲。万钢于2012年7月中旬来到潜江,亲口说,他的父亲万德浩在潜江出生。这为曹禺家世研究提供了一份难得的口碑。

还简略地说说万德固。万德固是万敷的四个儿子中的老大,是一个爱国家爱家乡的人。早年,他在北京工业专科学校应用化学系毕业后,自办的工厂叫爱国工业社,生产爱国牌肥皂。北伐初期,受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感召,奔走呼号,在京加入国民党,接受李大钊秘密共产党支部领导。抗战爆发,送长子家佑、长女家蕊参加共产党领导的胶东抗日游击队,家蕊为国牺牲了年轻的生命,家佑成为人民解放军的高级指挥员。1946年,为振兴光复后的台湾经济,万德固赴台,任台北新竹造纸厂工程师、技正等职。1978年,与妻子李蕴华先后病逝。2002年3月,其在台湾的次子万家保和在美国的三女万家福,按照父母遗愿,回到潜江故土捐资兴办了“万德固李蕴华伉俪纪念小学”。

五、结尾的话

潜江曹禺万氏家族到了曹禺的“家”这一辈,出现了曹禺(万家宝)这样的光耀史册、彪炳千秋的戏剧大师。关于曹禺,中国乃至世界对他的研究文字浩如烟海,勿须本文多加赘述。曹禺的家门兄弟人人都以他为荣,以他为学习榜样,在戏剧艺术领域里,没有谁能超越他。

但有这样一个事实,即今天万氏家族的“家”这一辈中,除万家宝之外,较活跃的大半都是万时睿之后。这一点,在曹禺文化周回到潜江的客人中,尤为突出,如万家仁姐妹等。这一辈,不说已故台湾考古学家万家保对中国历史文明研究作出的卓越贡献,只看万德浩之子万钢在当今国家政治生活中所处的位置,就足以说明一切了。

,

                      万时睿和他的后代在曹禺家族中的位置

                                                                       

在曹禺家世这个领域里,人们对曹禺高祖辈七兄弟之一的万时睿及其后代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了。为了加深各方人士对万时睿一脉的了解,作如下文。

一、老六万时睿

曹禺高祖七兄弟依次是时叙、时喆、时醇、时彦、时杰、时睿、时乂。万时睿在同胞兄弟中是老六,但按家谱,在同辈的大排行中是第九,这是因为在他们七兄弟之前,还有三位堂兄。

过去我们说,曹禺高祖七兄弟之父万廷琇只有一个哥哥万廷瑶,自打万际轩的科考朱卷发现后,我们知道万廷瑶并非兄弟二人,而是多达九人!这样,万时睿的堂兄弟可谓多矣,他紧跟他的同胞兄长万时叙大排行第三之后,按大小顺序排为九。

万时睿,是谱名。他读书以后用的名字,叫万芾。我国宋代有个大书法家叫米芾,万时睿爱书法,善书法,是潜江这方土地上著名的书法家。也许是他仰慕米芾,追逐米芾,所以就取了万芾这个名吧。

清光绪二年(1876年),参加科举会试的万际轩,在一份名为《族繁只载夲支》的资料里,这样填写自己的父亲:

本生父芾,派名时睿,号九华,行九。同治戊辰岁贡,屡膺房荐。咸丰元年乡举孝廉方正,试用训导。著有《禹贡图辩》《春秋地理今释》《经字异同》《牙慧集》《防意书馆见闻录》《芸香阁骈文》《茗香馆诗草》,待梓。例授修职郎,例封承德郎。

记事止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的《潜江县志稿》在《耆旧录》一节,介绍万时睿说:

万芾,号九华,岁贡生。咸丰制科乡举孝廉方正,以子际轩官阶诰封朝议大夫。秋闱十余次,语必惊人,经策博雅贯通,读者每拟抢元,无奈屡试辄蹶。设帐授徒,门下游胶庠者百余人。性尤孝友,终岁馆谷悉供甘旨佐家需,食指数十口,胥是赖焉。侄骏、际韶、际循早失怙, 教育不啻己子,率飞腾特达,连掇巍科。至于地方公事如修圣宫、修邑志、加广学额诸大端,率皆亲诣四乡筹费,不辞劳苦。公于制艺、诗赋、书法无不工。著作尤富,如《禹贡图辨》四卷、《春秋地理今释》十二卷、《经字异同摘异》四卷,《存诚斋见闻录》二卷,皆足嘉惠后学。

两份资料,大同小异,尤其后者十分详尽,一读就能全面了解其人。我们看到,他的仕途经济虽说没有完全走通,但也不是没有成绩。他是岁贡,是候补训导,还有来自最高统治者的封赏。他的知识,他的身份,完全具备了清帝国官员的条件,是朝廷没有慧眼识珠,是腐朽的体制像一堆黄沙埋没了闪闪发光的金子!他参加省里的举人考试十余次,偏是“屡试辄蹶”,一次都没有机会。真的是他比别人的智商低吗?不是!他每次赴“秋闱”,本地士子都有把握地说他能够“抢元”,独占鳌头。当他在科举的道路上停步以后,设馆授徒,所教的学生可不是一般的“鼻涕佬”啊,若干年之内,这些学生“游胶庠”(进儒学读书)者百余人!他的大哥时叙三十二岁去世,留下儿子际云(骏)、际韶(夔),二哥时喆殉职广东,留下儿子际循。万时睿视这三个侄子若己出,耳提面命,谆谆教诲,使他们先后中举。这些,都是他具有真才实学的体现。还有,万时睿在七兄弟中,著作最多,已知近十种。试想,若不学富五车,知识渊博,能著作等身吗?

通过科举考试获得的的头衔代表着知识,但也并非知识的唯一象征。万时睿证明了这一点,可他对举人、进士却永不言弃。他不光是不断引导着他的学生走这条道路,还把他永不泯灭的渴望和追求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在他的三个侄子成就举业以后,他把儿子万际轩培养成了万氏家族的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进士。

二、进士万际轩

万时睿有子二,长名际轩,次名际赓。兄弟二人走的都是经济仕途,弟际赓是廪生,英年早逝,迈近了科举门槛。兄际轩在这条道路上通畅无阻,由廪生而举人,直达顶峰,清光绪二年(1876年),高中进士。

万氏家族的辈派中,有“时际文德”四字,“时”之前,是“邑世人国,木石(仕)金廷”,无进士,无举人。“时”字辈的七兄弟除老五时杰外,六人的功名是:老大时叙(曹禺高祖父)郡廪生,老二时喆举人(解元),老三时醇附贡生,老四时彦邑庠生,老六时睿岁贡生,老七时乂恩贡生。“际”这一辈,老大时叙之长子际云(曹禺曾祖父),举人,次子际韶,举人,老二时喆之子际循,举人,老六时睿之子际轩,进士。“际”字辈以后各代,只老大时叙之孙启文(曹禺祖父)一人是廪生。因时代变化,科考取消,再无人有功名者。从此我们看出,万际轩这个进士所具有的特殊意义。他的优秀,当之无愧的代表了“际”字一代人。

万际轩在为会试提供的资料《族繁只载本支》里自我介绍:

万际轩,字云荪,号聘梅,一号瘦云。行四。道光己酉年七月二十九日吉时生湖北安陆府潜江县,廪贡生,通政里民籍。

不知出于何种原因,万际轩把自己的举人身份忽略了。光绪元年(1875年),万际轩26岁乡试中举,次年光绪二年(1876年)27岁赴京都礼试,蝉宫折桂,夺得进士。大概是中举到考进士这段时间距离太近了,使得他来不及把原来为乡试提供的《族繁只载本支》重新改过一遍。

万际轩高中及第后,旋即入仕做官,当工部主事。在这一岗位上,未见万际轩轰轰烈烈,几至朝廷都差一点把他忘记。在京都供职的比他晚一辈的潜江进士甘鹏云说:“浮沉郎署三十年,才一迁员外郎”(见《潜江书徵》)。察看有关资料,知他升迁的职务是所谓“农工商部员外郎”。在他身边长大,后来去了台湾的侄子万足吾(谱名万徵,万际赓之子)曾把他写的《伯父际轩公事略》一文示我,文中说他“不汲汲于上进”,不懂溜须拍马、阿谀奉迎那一套,才没有攀上显赫的位置。当然,这大概是问题的一个主要方面。但另一方面,此时的满清帝国已近寿终正寝,庞大臃肿的中央机构无处不病入膏肓,哪还有人顾得上某一个人的升迁?

万际轩的日子过得很贫困,用甘鹏云的话说,是:“禄入薄殊,不足自给,八口嗷嗷,泊如也。”(见《潜江书徵》)他所处的工部是“冷曹”,虽是隔日上班,仍无所事事。万际轩能在国乱中和家贫中求静,主要原因是爱书,手中一本书,管他天下事!他教育在“水部观政”又耐不住寂寞的年轻进士甘鹏云说:“没事干就看书啊!要是忙了起来,还哪有时间读书呢?”他自己打发时光的办法就是闭户读书,作诗自遣。他有《纫秋山馆诗集》手抄四卷,甘鹏云后来编写《潜江诗徵》,对他的诗进行了一番仔细研究,评论说:“其诗则取径梅村、渔洋,而上溯乐天、放翁,旁及遗山、青丘。”如此看,万际轩把我国历代名家的诗熔于他万某一炉了,这造诣多深!

今天,全国各地的万氏家族后代回忆起祖先们的事,很少不提及万际轩的。因为万际轩在京师呆了三十余年,为族中子弟赴京求学出了不少力,给了诸多方便,而这些当年的“族中子弟”就是他们的祖先。所以大家都忘不了他,念叨他。

辛亥革命,清帝国倒台,万际轩自己却往家乡奔了。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夏季,万际轩在潜江老家病死,落叶归根,享年63岁。

三、“文”辈兄弟

际轩、际赓兄弟各有三子。际轩之子名为万枚、万敷、万文鸣;际赓之子名为万徵、万雯、万敞,共六人。全国解放前夕的1947年,靠万际轩抚养大的际赓之子万徵(后用名万足吾)去台湾。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两岸关系尚未开禁,万徵写了一首《答三弟(万敞)咏家乡诗》,结尾写道:“我本久患思乡病,今读家书情更甚。蜀道虽险不易通,此生发愿返家中。偕同文辈老弟兄,阖家欢唱团圆颂。”这里说的“文辈老弟兄”,首先就应该是他们兄弟六人吧。

这六人受教育的年代,科举考试取消,所以他们在读史诵经的同时,又接受了一些西洋新知识。他们之间不能以功名论高下了。他们是废除了封建王朝后的时代宠儿。他们随滚滚潮流,开始五湖四海,走遍天涯,把潜江万氏家族的种子撒向全国。我们不能舍弃六人中的任何一个,只得依次介绍。

际轩三子:

万枚(又名虔1873-1941),毕业于北京政法学堂,曾任河南荥阳知县、湖北夏口等地地方检察官,潜江曹禺祖居博物馆陈列有他晚年与子侄的合影照。万枚这名让人容易记住,是因为他有一个比他更有名的儿子叫万枚子;还因为万枚的五个儿子中的老三叫万德浩,而万德浩是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科技部长万钢的父亲。2012年7月15日,万钢来到潜江,对陪同他的工作人员从璟说:“我的父亲是在潜江出生的。”

万敷(1875-1957),法律学堂卒业。宦游于呼兰、郧阳、济南、青岛、桐城、安顺、重庆等地,任推事、检察长、院长、公设辩护人等职。解放后,任四川文史研究馆馆员。万敷酷爱书法与金石,篆刻师前人而不拘于前人,苍劲古朴,深具造诣,是一个合格的金石学家。1941年,万敷在安顺工作时,不惜鬻书法,售篆刻,以全部所得补建公房经费之不足。同仁与当地人士众口交赞,传为社会美谈。晚年在渝,已届七十高龄,篆刻造诣随岁月愈增,常为人捉刀或捉刀自娱,编有《私自尤室印集》,为一生创作之精品。

万文鸣(1886-1916),字榴村,北京陆军测量学校毕业。任陆军参谋本部中央测量局局长,精通日、英等国文字,又精研数学一科。不幸患腿病不治。三十而逝,才华未展。

际赓三子:

万徵(1894-1993),字足吾,以字名世,是曹禺万氏家族中的百岁老人,数学家。父际赓逝世后。随伯父际轩诣京求学,毕业于北京陆军测量学校。初任职中央制图局,后任陕西陆军测量学校等全国十多所学校教员。1947年赴台创办台北工业专科学校,1980年退休。从18岁到86岁,一直执教。教龄之长,学生之多,为中国教育史上罕见。1988年首度自台湾回故乡探亲,我有幸被召见,赐《伯父际轩公事略》,至今尚存。

万雯(1900-1974),字松生,肄业于北京师范学校;毕业于北京陆军军医学校。曾任黑龙江省军医处上校军医。“九一八”后,随部队抗日,后在齐齐哈尔自办医院,利用合法身份掩护抗日联军领导,救助伤病员。医术精湛,服务周全,为齐齐哈尔市军民乐道。解放后,仍自设诊所,被省长于毅夫特聘为省政府领导下的医务人员。曾任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社员。

万敞(1905-1998),字寄吾,1920年潜江高等小学毕业,考入北京师范学校;1924-1927年,在北京工业大学毕业后,先后在东北、青岛、湖北、四川等地多所中学和专科学校教书。1943-1949年任重庆第一兵工厂、第五十六兵工厂理化实验室主任。解放后,任重庆国营四九七厂中心试验室主任;1956年调包头国营四四七厂任中心试验室主任工程师。1971年退休。曾任包头市第一、二、三、四届人大代表,第五届政协委员。1980年评为兵器工业部高级工程师。上世纪80年代和子侄等多人回潜探亲,我有幸参与接待,当面赐我打印稿《南游记》。

四、“德”字辈人丁兴旺

不算精确的统计,曹禺高祖七兄弟这一支的“德”字一辈,共有兄弟姐妹77人。那么,其中的万时睿一脉,“德”有多少呢?我们可以算一个简单的加法:万徵子3女5+万雯子2女3+万敞子5+万枚子5+万敷子4女5+万文鸣子1=子20女13,共计33人,占了77人的43﹪,多么重的分量!

33人中,作为“香火”的子嗣共20人。我可以把这20人的名字逐一写出来,但不能一一介绍他们。按照上述加法中的顺序,这些名字是:德潜、德滋、德深、德澄、明、德进、德中、德青、德永、德立、德涵(万枚子)、德洪、德浩(万钢之父)、德泽、德济、德固、德厚、德昭、德懋、德扆。

这20个兄弟,散居全国各地(包括台湾),还有在美国的。他们有的业已去世,有的是矍铄老翁。最年轻的是上述排列中的第三名德深,他是万徵去台后续弦夫人所生。上世纪80年代,德深还在美国攻读博士,大约现在也就五十多岁吧。

拙编《曹禺家世》,对这20兄弟或详或略,皆有介绍。他们到底是潜江名望家族的后代,不负耕读世家的美名,掌握并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各守其职,兢兢业业,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大家都熟悉的万枚子,谱名德涵,也许是他们兄弟中名望最高者,因为他始终站在捍卫正义的前列。

1940年,万枚子在湖南省桂阳县长任内。接到省主席兼保安司令薛岳注有“县长亲译”的加急电报。该电称:“奉蒋委员长密电处决地方共党分子,着将该县共党李典午、李醒园、李亚明秘密处死,并为缉凶抚恤复为要。”

万枚子熟悉电报中说的“三李”,其中只李典午是一名年轻有为的共产党员,另外两李都是国民党员。他不能容忍“委员长”借用自己的双手杀害无辜的李典午,想方设法通知李典午出走,同时采取金蝉脱壳之计把责任推给了国民党团管区司令张际春。因此事,万枚子被省政府的秘书长李扬敬借口与县里的盐案有涉,丢了乌纱。

建国后,反右斗争前夕的1957年6月10日,国务院秘书长习仲勋召开了一个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座谈会,要求与会者对《光明日报》总编辑储安平的“党天下”言论发表看法。这时,党中央已在6月8日《人民日报》发出了反击右派进攻的号令,万枚子本可以“痛打落水狗”保全自己,可他偏要为储安平一辨:“储安平哪,是以立异为高,语不惊人死不休,主观上不一定就是反对党的领导,只是客观上起了很不好的影响。”结果一言兴祸,自己掉进了陷阱。

1960年6月,万枚子摘右派帽子以后,参加全国政协的具有鲜明统战特色的文史编辑工作,到1965年底止,他一人编辑《文史资料选辑》28辑,而此时编辑《文史资料选辑》的总数是56辑,万枚子完成的任务是总数的一半。万枚子不仅编资料,还写资料;不仅自己写,还给邵力子等人代写对台宣传稿等。1963年6月,文史资料撰稿人唐生明以所发表资料代为修改为名,分付万枚子稿酬百元,托沈醉转达。万枚子严词拒绝,还将此事报告组织。

万枚子1905年5月5日生,2005年5月18日殁,是万氏家族的又一个百岁老人。

与万枚子比,他的同父异母的弟弟万德浩却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万德浩像许多做地下工作的革命者一样,解放战争时期,不畏艰辛,忍辱负重,参加了党组织在上海的情报工作。他的这段经历,通过解放后的判刑坐牢、平反昭雪得到了澄清,但他仍然是一个无名英雄。他是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科技部长万钢的父亲。万钢于2012年7月中旬来到潜江,亲口说,他的父亲万德浩在潜江出生。这为曹禺家世研究提供了一份难得的口碑。

还简略地说说万德固。万德固是万敷的四个儿子中的老大,是一个爱国家爱家乡的人。早年,他在北京工业专科学校应用化学系毕业后,自办的工厂叫爱国工业社,生产爱国牌肥皂。北伐初期,受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感召,奔走呼号,在京加入国民党,接受李大钊秘密共产党支部领导。抗战爆发,送长子家佑、长女家蕊参加共产党领导的胶东抗日游击队,家蕊为国牺牲了年轻的生命,家佑成为人民解放军的高级指挥员。1946年,为振兴光复后的台湾经济,万德固赴台,任台北新竹造纸厂工程师、技正等职。1978年,与妻子李蕴华先后病逝。2002年3月,其在台湾的次子万家保和在美国的三女万家福,按照父母遗愿,回到潜江故土捐资兴办了“万德固李蕴华伉俪纪念小学”。

五、结尾的话

潜江曹禺万氏家族到了曹禺的“家”这一辈,出现了曹禺(万家宝)这样的光耀史册、彪炳千秋的戏剧大师。关于曹禺,中国乃至世界对他的研究文字浩如烟海,勿须本文多加赘述。曹禺的家门兄弟人人都以他为荣,以他为学习榜样,在戏剧艺术领域里,没有谁能超越他。

但有这样一个事实,即今天万氏家族的“家”这一辈中,除万家宝之外,较活跃的大半都是万时睿之后。这一点,在曹禺文化周回到潜江的客人中,尤为突出,如万家仁姐妹等。这一辈,不说已故台湾考古学家万家保对中国历史文明研究作出的卓越贡献,只看万德浩之子万钢在当今国家政治生活中所处的位置,就足以说明一切了。


分享按钮>>潜江历史文化名片:梅苑深处的曹禺故居
>>台湾新电影时期的著名导演